湖南法治報通訊員 夏歡
清晨的東瓜山社區(qū),晨光輕柔地灑落在樓棟之間。61歲的吳麗芳已手持手機,穿梭于各個單元樓。屏幕上,美團、橙心優(yōu)選的訂單不斷閃爍——“張娭毑要的青菜,王嗲嗲的降壓藥,都得仔細核對?!彼贿叴_認地址,一邊不忘叮囑路過的老人:“辦事別跑遠,有事記得跟我說一聲。”
這份忙碌,從疫情時期延續(xù)至今。她不僅是老人們的“貼心人”,更將“幫助別人,快樂自己”的信念融入守護社區(qū)平安的每一天。
吳麗芳,天心區(qū)平安創(chuàng)建協(xié)會東瓜山社區(qū)分會會長、東瓜山社區(qū)二支部書記、“居民幸福家”志愿服務隊帶頭人。退休以來,她始終以一副熱心腸化解鄰里難題,在柴米油鹽的瑣碎中默默守護,用一樁樁實事溫暖社區(qū)的每個角落。
以細心和責任成為老人的依靠
吳麗芳的“守護清單”,覆蓋了孤寡、高齡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:代購、代繳、就醫(yī)陪護……只要老人有需要,她總是第一時間趕到。
家住20棟的王嗲嗲今年76歲,孤寡獨居,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和肺心病。吳麗芳得知后,主動承擔起照顧他的責任:每日上門打掃、送三餐,定期代繳費用、代領養(yǎng)老金;天氣變化時,提前上門檢查身體,及時聯(lián)系醫(yī)生。有一次雨天,王嗲嗲病情突發(fā),氣息微弱,吳麗芳連續(xù)打了5次出租車都遭拒載。情急之下,她向司機承諾:“我全程陪同,有事絕不怪您”,最終說服司機,并自掏腰包墊付車費?!板X是小事,老人及時就醫(yī)最重要?!彼偸沁@樣說。
吳麗芳深知老人眼神不好、手指不靈活,擔心誤操作或遭遇詐騙,便手把手教他們設置支付快捷方式和密碼,并反復叮囑:“不懂就先找我。”社區(qū)中有位孤寡老人視她為唯一依靠,連買衣服都要和她一樣,她買一件,老人就跟著買一件。還有不少老人擔心自己在家中突發(fā)意外無人幫忙,索性將房門鑰匙交給她保管。
為困境居民撐起一片天
社區(qū)中的困難事,也時刻牽動著吳麗芳的心。2022年,40多歲的鄧某某突發(fā)急性壞死性胰腺炎,孤身一人進入ICU,無力承擔醫(yī)療費用。朋友哭著求助,吳麗芳立即趕往醫(yī)院探望。見鄧某某情況危急,她急忙回到社區(qū)協(xié)調處理:一邊推動特事特辦幫其參保,一邊牽頭組織募捐,僅3天就籌得7200元。
近兩個月里,她奔波于醫(yī)院和社區(qū)之間,陪護照料,手機里存滿了當時的照片。如今鄧某某康復,?;厣鐓^(qū)看望她。她說:“伸手幫一把,就能幫人渡過難關。”
網(wǎng)格治理促平安
從 “舊屋” 到 “幸福家” 的蛻變
東瓜山社區(qū)設有一處居民服務點,如今已成為老人們聊天、活動的場所。然而這里曾只是一個臨時的核酸檢測點,是一間破舊漏風的“舊屋”。吳麗芳牽頭對其進行簡易裝修和改造,將其打造成集“民情收集、矛盾調解、便民服務”于一體的暖心服務站。
疫情防控期間,她組織的志愿隊全力配合核酸檢測和物資配送;疫情過后,隊伍依然不散,繼續(xù)巡邏排查隱患、清除小廣告、清理倒樹、幫助食堂打餐,成為社區(qū)平安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。
平凡堅守,傳遞溫暖力量
居民們提起吳麗芳,總是贊不絕口。正如彭春輝老人所說:“有麗芳在,我們心里踏實?!泵鎸Υ蠹业恼J可,吳麗芳卻總是笑著擺手:“我做的都是平常事,不過是把大家的事當成自己的事,就想讓大伙住得平安舒心?!?/p>
在東瓜山社區(qū)的街巷中,吳麗芳的身影或許并不“耀眼”,卻足夠溫暖。她用日復一日的堅守證明,平安建設從不是遙遠的口號,而是藏在幫老人核對買菜清單的指尖上、送突發(fā)疾病居民就醫(yī)的腳步里、調解鄰里矛盾的耐心話語中。每一個普通人的真誠付出、每一份平凡崗位的默默堅守,都是筑牢基層平安的基石,都是讓“平安”二字真正走進居民心里的力量。
責編:張立娟
一審:張立娟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